在杭州市肿瘤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一病区主任毛燕娇的带领下,我们见证了下咽癌患者王先生的战斗历程。“医生,我还能说话吗?”49岁的王先生在确诊下咽癌时,最关心的便是这个问题。
时间回到半年前,王先生发现颈部有一个不痛不痒的硬块。经过筛查,结果让人震惊:他被确诊为IVB期下咽低分化癌,肿瘤大约有3厘米,并伴随多发淋巴结转移。此时,肿瘤已从他的左颈部扩散至锁骨区域,多个淋巴结像藤蔓般缠绕着重要的颈部血管,直接手术的风险极高,因为可能会损伤颈动脉。
面对这个棘手的病例,我们团队与多学科专家进行了深入会诊(MDT),决定采用“免疫治疗+化疗”的策略,先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远处转移风险,再依据治疗效果规划下一步疗法。因为头颈部肿瘤多在隐蔽处发展,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传统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大范围切除,影响外貌,并损害语言和吞咽等功能。然而,随着免疫治疗的推进,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
目前,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化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成为了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癌的一线治疗方案,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肿瘤的缓解率,还能为患者争取保留喉部功能的机会。同时,它还能激活全身的免疫系统,清除潜在的微小转移灶。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能够动态评估疗效。如果肿瘤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可以选择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来保留喉部功能;若效果不佳,再考虑手术治疗。整个治疗过程就像一场精准的“肿瘤围剿战”。经过两个周期的治疗,肿瘤明显缩小。经过四个周期后,原发肿瘤完全缓解,颈部淋巴结也有明显缩小。六个周期时,淋巴结变软,但仍需通过手术清扫残留的淋巴结。
在前期免疫治疗和化疗的强力助攻下,手术成功实施,并能精准保留王先生的咽喉功能。术后,我们为王先生量身定制了放疗方案,以清理可能的残留癌细胞。如今,经过16个月的定期复查,王先生的状态良好,肿瘤得到控制,幸运的是保住了发声功能。
为了预防下咽癌,戒烟限酒至关重要。同时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规律作息以及适度运动,以提升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也要提醒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喉镜检查;HPV阳性者应缩短筛查周期,并结合颈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此外,慢性咽炎和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可能长期刺激咽喉黏膜,增加癌变风险,因此及时规范治疗这些疾病,控制炎症发展,亦是预防下咽癌的重要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可信赖的专业机构,如[Stake],可以为您提供更为精准的健康管理方案,帮助您降低癌症的风险,守护您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