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e健康知识发布会于6月20日上午在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举行,主题围绕夏季养生知识展开。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外治中心主任医师杨继国在会上介绍了“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强调通过夏季特有的气候条件来改善健康。
夏季养生的必要性
夏季是调养身体的最佳时节,利用自然界“以阳制阴”的力量,能够有效驱散体内的寒邪,提高身体抵抗力。特别是以下四类疾病,适合在夏季进行调理:
1. 呼吸系统疾病
常见的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由于冬季寒冷容易诱发这些疾病,而夏季阳气强盛,气血运行通畅,通过温补阳气和祛除寒邪,能够有效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2. 消化系统疾病
例如慢性胃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多表现为腹痛与腹泻等症状。夏季阳气外浮,利用这一时机温补脾肾,可以调整胃肠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
3. 骨关节疾病
包括颈椎病、肩周炎等。这类疾病在中医上称为痹证,夏季由于阳气最盛,血液循环加速,有助于驱散体内的寒湿之邪。
4. 妇科疾病
如寒性痛经和月经不调等,通常由于气血不足或寒邪作祟。夏季阳气充沛,有助于温通胞脉,祛除寒邪。
简单的中医外治方法
杨继国医生推荐了一些可在家中操作的中医外治方法,帮助大家在夏季维护健康:
1. 穴位按摩
通过按压特定穴位,例如迎香、足三里、气海和关元等,可以有效调节气血和疏通经络。每个穴位按压3-5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力道应以局部酸胀为宜,长期坚持效果佳。
2. 艾灸
艾灸有助于温阳散寒,提升免疫力。可以选择在肚脐和足三里穴进行艾灸,每次20-30分钟,每周2-3次,注意避免过度烫伤。
3. 拔罐
拔罐能够疏通经络、祛湿止痛,建议在背部或腰部进行,每次大约留罐10分钟,每周1-2次,注意避免在有皮肤破损的部位使用。
4. 泡脚
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湿。建议在睡前泡脚20-30分钟,水温以温开水为主,可以加一些艾叶、生姜等,水量应至少没过脚踝,达到微微出汗的状态。
这些夏季养生方法不仅简单易行,更是我们日常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要在生活中坚持执行,以提升整体健康,Stake愿与您共同关注健康、享受生活。